昌江农业命脉-石碌水库

文物鉴赏丨江南第一碑——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

时间:2024-03-19来源:

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

 

图片 1.png


      这块碑是有“江南第一碑”之称的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,实物现存于湘师实验小学内。碑身高2.6米,宽1.3米,厚0.25米。

 

      大成殿即孔庙大殿。《宋史·礼志八》:“崇宁初……诏辟雍文宣王殿以大成为名。”文宣王即孔子的封号。

 

      坐落在萧山城厢街道西南角湘湖师范大成殿内的《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》(以下简称“赵碑”)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里程碑。为纪念之,以巨碑石刻楷书作为记录保存至今。届时已历经了700多年的沧桑岁月。于1986年10月在盛昌黎副县长(后任浙江省副省长)的重视下,1987年从湘师大成殿原址迁移至校园西南首,正式建“赵碑亭”。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为其题额“赵碑亭”三字,用笔丰腴,笔力雄健挺拔。此乃古今书法大家混元节拍之默契,更凸显“赵碑”之雄姿。


       儒学始于春秋,为孔子所创立。南宋绍兴二十六年(1156)萧山邑令陈南在县城南(今湘湖师范内)建孔庙。从翌年十一月大成殿竣工开学至清末(1911),凡755年,萧山学宫历经的数十次修葺重建均有记载。其中元大德三年(1299)重建大成殿的记载更为详实,并镌刻此碑以记录当时的盛况。

 

      赵孟頫,字子昂,文才极高,书法衣被元代,影响元、明、清至今。六体俱能,尤工楷、行,所书与颜、柳、欧并举,世称“赵体”。《元史·本传》:“孟頫篆、籀、分、隶、真、行、草书无不冠绝古今,遂以书名天下。”据史料所载,萧山之大成殿自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)已得到朝廷的重视,元大德二年(1298)县尉王振麟、天台教谕陈久德、四明文卿陈適等正式商议,大家一致同意将旧殿拆掉新建,于是于元大德三年(1299)农历四月夏开始至同年秋八月大殿建成,工程共历时5个月。届时将全部过程请翰林直学士张伯淳记录并撰写此碑文。也就在这年,辞官已4年的赵孟頫,刚刚接任为集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来杭州赴任,因此,促成赵有义务应邀前来萧山参加大成殿落成并书碑。

 

      纵观两千年的儒学,树碑立书,旨在延绵与传承中国文化。“赵碑”是萧山儒学承上启下的一块里程碑,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。

 

(参考资料:[1] 王松富,冯贤永.《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》的研究[C]//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)

 

来源:萧山博物馆


COPYRIGHT @ 2024 BY 昌江县博物馆 www.cjxbwg.com 版权所有   工信部备案:琼ICP备16000255号   技术支持: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
电视app下载  电视盒子app  电视直播app TV APP  电视宝应用商店  TV BOX接口  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  TV BOX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