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江农业命脉-石碌水库

文物赏析丨铸在铜镜上的山水人物画

时间:2024-09-23来源:宝应博物馆

今天人们使用的镜子,都是玻璃制造的。那么在玻璃镜发明之前,镜子是用什么做的呢?答案是铜。《木兰辞》中“当窗理云鬓,对镜贴花黄”,北魏的花木兰用的镜子就是铜镜。“清治铜华以为镜,莹光如水照佳人”,古铜镜印证着古人对美的追求。正面光清如水,背面纹饰考究,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,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品位和生活。


图片 1.png

明 人物山水纹铜镜


这枚铜镜直径17.7cm、厚0.8cm,重325g,为国家三级文物,保存完好,质地厚实。圆形,素宽平缘,桥形钮,四周通景式布局,钮左侧饰芦苇禽鸟,一高士席地而坐,侧首远视,旁立侍童。钮右侧山石耸立,怪石嶙峋,飞瀑流泉,右下为波光粼粼的水面。空中鸟鹊双飞,似有归巢之意。一幅高士观景图在镜中定格,颇具诗意。


中国“士”文化源远流长,自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就提出两种隐逸观。儒家以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为根本思想,主张隐以待命,“隐”与否主要看“道”之有无。道家以“无为”为宗旨,尊重生命、崇尚自然,主张高度自由、自主的精神生存状态,追求“达生、无累”的生命境界。儒道两家的隐逸观,对古代文人在人格构建、价值观念、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方面均产生过重大影响。


以古代品行高尚之士的生活故事为主题的"高士图",是中国人物画的重要题材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高士题材,不同时期的人物故事所表现的内容也不一样,大多是以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为题材的纹样,如山间对弈行吟、携琴访友等。主体精神是表现出高士不同于普通人的高雅气质,蕴含文人情怀。为了衬托人物主体的脱俗,常以高山流水、云雾松石等为配景。


图片 2.png


以高土人物为题材的装饰,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,魏晋时期,士族阶层兴起,或为政治权贵,或为经济大族、文化大族,所谓的“魏晋风度”“高士文化”就是名士贵族的精神产物。面对社会动乱,士族阶层感叹人生无常,企求解脱人生苦难,寻求逍遥境界。宋代以后,艺术审美向哲思性转变,人们更加重视心灵自由的追求和人文思想的表达,更加向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。



在历史的长河中,韶光易逝,倩影难留,但通过这一面面铜镜背面的图案、纹饰等,我们似乎可以穿越时光的脚步隐约看到那些品德高尚、才华横溢之人,为保持独立人格、追求思想自由,他们不委曲求全、不依附权势,甘愿隐居不仕,这种高士形象值得后人景仰。



COPYRIGHT @ 2024 BY 昌江县博物馆 www.cjxbwg.com 版权所有   工信部备案:琼ICP备16000255号   技术支持:海南锐点商务服务有限公司
电视app下载  电视盒子app  电视直播app TV APP  电视宝应用商店  TV BOX接口  星火电视直播海外版  TV BOX下载